山西省机械工程学会成功举办“智能制造学术报告会”浏览数:79次
山西省机械工程学会成功举办“智能制造学术报告会”
▲2017年山西省科协年会分会场活动——智能制造学术报告会350个座位座无虚席。 9月29日,由山西省机械工程学会承办,太原理工大学、太原科技大学、中北大学、山西省机电行业办、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协办的山西省科协2017年学术年会“智能制造学术报告会”分会场系列活动在太原迎泽宾馆举办。 报告会的主题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山西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胡正寰,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制造业办公室主任屈贤明,中北大学副校长、山西工程机械学会副理事长白培康等专家受邀作专题报告。太原理工大学校长、省科协副主席、山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黄庆学致辞。省科协副巡视员谢文智讲话。山西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姚建社主持报告会。 黄庆学理事长表示,举办这次活动的初衷是让山西省装备制造行业的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在宏观上对于国家实施的“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及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等战略重要性有进一步的认识,在微观上对促进山西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发展助一臂之力。 谢文智副巡视员对山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近年来学会围绕着“数字制造”、“智能制造”等先进技术,在行业内开展了一系列的学术交流活动和帮助企业解决了大量的关键技术问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得到了政府、企业和社会的高度认可,并被国家人社部、中国科协2017年4月1日联合授予中国科协系统“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是山西省科协系统的一面旗帜。希望通过本次报告会可以使广大科技工作者进一步交流新思路、凝聚新共识、拓展新合作,共同推进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报告会上,李培根、胡正寰、屈贤明、白培康分别以《从几个视角看互联网+智能制造》、《快锻制圆——楔横轧精确成形铁道车轴新工艺的进展》、《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态势和战略》、《增材制造技术及应用》为题作了精彩的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 随着智能制造、物联网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该如何向智能制造方向转型?李培根院士在报告中表示,企业要从观念、载体、现场等方面着手,要从客户端思考,以产品为载体,落脚在车间现场,通过大数据对人的精准管理,扎实推进企业智能制造。他指出,推进互联网+智能制造,对于刚刚起步的企业来说,在车间现场更容易寻找到机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正寰。 胡正寰院士在报告中提到,铁道交通是我国重点发展领域,而车轴是火车需求量较大的重要零件。目前,国内外车轴主要成形工艺是快锻和精锻。但使用快锻制圆——楔横轧成形新工艺,生产效率可提高一倍以上,且具有节约原材料、提高零件综合性能等优点。目前,经太原重工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等四个单位联合攻关,这一工艺已完成实验室阶段的研究工作。 ▲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制造业办公室主任屈贤明。 屈贤明主任在报告中表示,山西要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化上有所作为,应当在重型装备、煤炭机械、轨道交通装备、钢铁等主导产业引导建设智能制造“母工厂”,待技术、管理等成熟后,再在产业内推广;还要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培育一批系统集成商等方面做工作。 ▲中北大学副校长、山西工程机械学会副理事长白培康。 白培康教授对山西省增材制造技术产业的现状及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他希望政府相关部门结合我省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需求,尽快制定增材制造产业技术发展规划,凝练产业创新链;加大对增材制造专用材料、装备研发的支持力度,加快形成产业集聚发展,尽快形成产业规模。 报告会期间,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工程师王博结合公司在中国发展情况,介绍了三菱公司智能制造相关情况。省科技厅、省经信委、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分别解读了山西省已经出台的支持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产业结构调整、综改示范区相关优惠政策,给与会者以极大的鼓舞。 山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秘书长李玉贵在大会总结时表示,报告会使我省机械工程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接触到高层次领域的专业技术和知识,扩展了视野。同时也开拓了我省智能制造相关产业与高新技术领域企业的合作与交流的渠道,为我省在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和科研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省科技厅、省经信委、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委会、山西省机械电子工业行业管理办公室等单位相关领导及来自全省13所高校、57家企业机械工程领域的领导、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共35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山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秘书处供稿 2017年9月30日
|